2011年10月12日星期三

“要面包还是要人权”是虚假的两难命题


有点年纪的读者们或许会记得当年的中国外长李肇星在面对外国人权组织的质问时回答的名言:“在面包和人权之间我们选择了不挨饿”,这话当年在国内引起很多的“共鸣”,可是在国外却招惹了更多的不满。类似这样的思维方式,我们也时常可以在官媒上看到,比如:“要稳定还是要民主?”、“要工作还是要自由?”、“要灾难还是要专制?”、“要一无所有还是要公有制?”、“要善政还是要民主?”(新加坡官媒主旋律)等。

这样的问法到底对不对?或者说,这样的思维方式到底对不对?答案是:错了。错在哪里呢?错在它制造了一个虚假的两难(false dilemma)

要了解什么是虚假的两难,首先必须了解什么是两难(dilemma)两难是一种左右为难的局面,包含一个析取disjunction为前提的论证。例如:全能的上帝能否做一块祂举不起的石头?这个命题的两难是:如果能,全能上帝如何实践“举不起”?如果不能,上帝还是全能吗?

两难推理分两种:1.建构性两难推理,又称“取拒式”(modus ponens,即肯定前件),其形式上“如果AB,如果CDAC,因此BD”;2.破坏性两难推理,又称“拒取式”(modus tollens,即否定后件),其形式是“如果AB,如果CD,非B或非D,因此非A或非C”。

两难命题一定是悖论(但悖论却不一定是两难),也就是析取前提必须是假,否则就是“虚假的两难”
。例如:“你选择民主还是选择动乱?”、“你要面包还是要自由?”、“你要经济还是要人权?”例子里的“民主”与“动乱”、“面包”与“自由”、“经济”与“人权”等析取前提都可同时为真,因此两难命题不能成立,也就是说,它们都是“虚假的两难命题”。

中国著名的两难命题“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的说法,其实也是一个虚假的两难,因为“鱼”和“熊掌”是可以同时兼得的,也就是析取前提都可同时为真。只不过古语积非成是,大家也就习以为常。中共想必是从这里盗取了灵感,以为今人也可以同样被糊弄忽悠,可惜他们不了解科学的进步,算盘打错了。

明白了“两难”的道理,我们就不会继续被这种类似的说法所蛊惑而受骗上当,极权社会最怕的两样武器,其中之一就是逻辑,它的各种胡说诡辩在逻辑这面照妖镜面前总是魔形毕露,这也是它一直要借口反“西方文化”和“另立话语权”的真正原因

『本文链接:《极权主义的“罩门”在哪里?》(8/2011)』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