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31日星期五

“偶然”之中有“必然”?别胡说!


时常看到大陆的媒体在报导事件时这么说:“这事看似偶然,其实里面有必然性,也就是,偶然之中有必然,必然之中有偶然。”这样的说法正确吗?答案是:错了。错在把偶然和必然混杂在一起,形成了“无所述说”(senseless)。

这说法显然是所谓唯物辩证法的思维,辩证思维看似“智慧”,其实是反逻辑的,它只是一种玄学思维,既无法证明它对,也无法证明它错,是一种无解的思辨方式。中共最喜欢这种思维方式,因为它可以用来“解决”所有它解决不了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用辩证思维总是“对”,不会出“问题”,不过,在本例中,“偶然”和“必然”却与其它例子不同,说“偶然之中有必然”或“必然之中有偶然”却是完全行不通的。理由是:两者是完全不兼容的。

说一物“偶然”,是因为此物涉及经验内容,并且经由后天的归纳法获得,也就是说,归纳的就是偶然的,它只是概然地真,而不是必然真。反之,说一物“必然”,是因为此物不涉及经验,而是经由先天的演绎法获得,也就是说,演绎的就是必然的,它是确定的真。

例如,“今天某地下雨”,那么这命题的真假就只能靠我们实地验证才能得出,无法进行先天推演,如果有下雨,那么命题是真,反之则假。,不管有没有下雨,这个命题都是一个偶然命题,也叫做“后天综合命题”,因为它涉及经验判断。

但是如果说“1+1=?或者A>BB>C,则A>?这样的算题,那么就无需经验验证,不管在那个时空,都可以先天得出答案,这就是演绎法得出的必然命题,也叫做“先天分析命题”,一般形式性知识如数学、逻辑等都是必然命题。

了解了它们的不同,我们就知道社会生活中的绝大多数事物都是偶然而不是必然,甚至是地球自转,四季之分都是偶然。因此,如果说某人或某支球队的胜利含有“必然”,那么情况就会是这支球队不管是否参赛都是胜利的,这显然是荒谬可笑的。

我们常犯的错误是将概率很高的偶然性事物说成是“必然”,又或将某些习惯性反应也说成“必然”,而忘了它其实只有“偶然性”(contingency),而没有“必然性”(necessity)。“偶然”是不可能与“必然”相遇的,反之亦然,因为它们是两个世界的事物。所谓“不可能”,并不是低概率,而是指无法发生。

最后,必须注意到是:必然的对立面并不是偶然(反之亦然),必然的对立面是“非必然”(non-neccessity),偶然的对立面是“非偶然”(non-contingency。如果错把必然与偶然当成对立来论证,就会发生谬误,特别是对概率的发生与理解。


本文链接:《反逻辑的辩证法》(8/11)、《极权主义的“罩门”在哪里?(8/2011)』

2013年5月24日星期五

科学与宗教可以被个人所兼容




许多人以为科学与宗教是冲突的,认为两者不兼容。宗教主义者认为“科学有局限”,不可能发现并解释宗教的许多现象;科学主义者认为“宗教非理性”,无法解决问题的本质。到底孰是孰非?答案是:双方都错了,错在没有看到自己的局限。也因此,科学与宗教是可以被个人所兼容的。

说“科学有局限”,这话其实是错的,错在“科学”是无所谓局限不局限的,科学无顶峰,它是一种精神,一种态度,是一种不断怀疑的精神所产生的求证态度(以及由此产生出来的一套验证方法)。精神和态度是没有局限与否的,但是验证方法却会因知识的发展演进程度而形成“局限”。

认真归结起来,真正的“局限”是我们身体的知觉体系,精确的说是“知觉组织因素群”(perceptional organization factor clusters),也就是说,我们人体对外界的认识是由于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脑而产生得出的感知,“知觉组织因素群”是一个集合体,具有知觉的多维性、系统性、整体性的特点,这些特点既与外在客观事物有关联,也与内在思维主体神经生理系统相关。

知识是从认识中得出的系统性学问,它是感知(sense)出来的,不能感知时我们就叫做“没道理”(make no sense),“知觉不出内容”(senseless),如“圆圈就是圆的”;感知紊乱我们叫做“胡说”(nonsense),如“民主的东西可以不是民主的”。从许多测试结果和逻辑推论看,我们人类的知觉体系不能说是完美无暇的,也因此,我们的所谓“验证”(verification, 推论能力和感觉能力)可能是有局限的。

这个感知体系的局限就是宗教的起源,相信宗教首先就必须相信人类自己是有局限的,而这个局限也是超出我们认知能力的,如某些生物没有眼睛,也就是不具有视力,因此是无论怎么样讲都无法使它明白缤纷七彩的世界。同理,我们的感知局限也局限了我们的感知能力。也就是我们甚至不知我们的局限是在什么地方。这也是“不可知论”的产生背景。维特根斯坦说:对于我们不知道的事情,最好就是保持缄默。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由此推论,宇宙中既然有比我们低等的生物,也就有可能存有比我们高等的生灵,比起宇宙,我们的所谓的知识微不足道,既然如此,“神”或“上帝”就不能否定,它们比起我们完美得多,甚至就是“完美”的化身,人在宇宙面前就必须谦卑而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要自以为能够掌握宇宙的真理,因为我们有太大的局限。

另一方面,科学主义者认为“宗教非理性”的说法也不正确。恰恰相反,上帝与理性的关系最早还是从基督教这里开始的,早期基督教教父哲学家奥古斯丁(Augustine of Hippo354-430)论证上帝存在的命题用的就是理性的方法。

他认为真理的来源高于人类的理性理由是:它不可能低于理性,否则理性将判断真理,而不是相反;真理也不可能来自理性之中,因为真理不变,而理性则不(按:指的是绝对性),理性不可能于自身中产生规则。这个高于人类自身知识理性的来源导致知识有无可置疑的确定性,因此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确定性和确定的知识从何而来的问题就有了答案:上帝是真理自身,人类真理因此来源于上帝。

奥氏的理性在这里是指能感知能推理的一种禀赋,这种禀赋是天生的,来自上帝。事实上,理性的意义可以追溯得更早,在古希腊时期,理性的意思就是“宇宙的心灵”,到了中世纪转变为“上帝的禀赋”,到了近代才转变为“科学的精神”。

因此所谓“理性”的说法还是离不开人类的感知能力。至于今人所谓的science (科学)和其范畴其实是到了近代才出现的字眼和领域,早期是叫做natural philosophy(自然哲学),那时只是探讨自然科学的领域,后来因为经验主义的出现,才把社会科学也包括进去。

科学派与宗教派之间的矛盾是因为没认清科学与宗教之间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早在17世纪的康德,就发现宗教学问与世俗学问是必须划界的,在他的论证之后,宗教彻底从各学科和高等学府里撤出,独立为神学院,从此彼此相安无事。到了20世纪,人类更认识到这是两种不同的真理系统:内在真理与外在真理。并对两者做了严格的规范。

内在真理Intentional truth)是指通过内省和个人神秘感知的领悟能力获得的知识,如宗教神学、艺术创作、道德修炼等。由于这些知识缺少科学方法所需要的普遍性,它只作用于某个独特对象,对该对象来说是有可证性和重复性的,但对外人来说却并不如此。当一个个独特对象前后获得了共同的体验,那么宗教或派系就开始产生。


外在真理Extensional truth)是指我们通过认知系统所获得的各种知识,尤其是教育体系和高等学府所探讨的知识。也就是一切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知识。这些知识在确定为知识前必须通过科学的验证,在确证之后成为“暂定真理”,并在无法证伪之后成为既定真理。

不管是内在真理还是外在真理,这两者是不可交集的,也就是你不能用内在真理的方法来论证外在真理,也不能用外在真理的方法来论证内在真理。有神论者常犯的错误是常用内在真理的方式来强释外在世界,而无神论者则反之,用外在真理的方法企图推翻内在真理的存在性。

只有当我们了解到这两者的范畴不同,我们才能了解到科学与宗教其实并不冲突,因为悟性和理性可以并存。一个科学家可以有宗教信仰并且毫不影响其科学研究(有时甚至更能推动他深入研究,因为了解真理就是了解未知的神);而一个宗教家也可以有科学的精神并促使他能更好地安排入世的工作,甚至构造它的宗教。

著名心理学家斯科特 派克(Scott Peck)通过临床心理分析,得出人类人心智成熟的四个发展阶段。各阶段循序渐进,而只有达到第四阶段的人才能完全体会并接受科学与宗教,这是心智完全成熟的表现。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停留在第一、二阶段,只有少数理解上述这道理的才能达到第四阶段。四个阶段内容如下:

第一阶段:幼儿都处于这个阶段,内心混乱无序,自我中心,无视和违抗他人的意愿,极端利己,缺乏同情心。除了幼儿,很多罪犯的心智一辈子也停留在这一阶段。

第二阶段:盲目崇拜权威,且视世界为简单的善与恶、对与错、我们和他们。孩子一旦绝对服从父母命令或其他权威人物,就会无所畏惧和缺乏羞耻感。很多宗教信徒都在这一阶段,他们盲目服从上帝,从不质疑其存在,由此所带来的谦卑和意愿促使他服从与服侍。另外,大部分良好、守法的公民也没有脱离这一阶段。

第三阶段 以科学态度怀疑和提问。这阶段的人不接受基于信仰的事物,只接受能被逻辑论证并确立的事物。许多科技人员处在此阶段。他们拒绝灵性或超自然力量的存在,因其难以测量或能被科学证明。一些有信仰但脱离简单教条主义的信徒也处于这个阶段。

第四阶段 享受存在的神秘和奥妙又不失怀疑精神,能感知自然的宏伟并对善和恶,慈悲和怜悯,同情和博爱发展出深层次的体会。与第二阶段明显不同之处是,他既不盲从,也不为逃离恐惧而信仰。他具有真正的信仰,不轻易论断他人或因被冒犯而妄施惩戒。他爱人如己,不再自利且能原谅敌人。此阶段的人也被视为是神秘行者。

你是处于哪一个阶段?如果你觉得宗教是迷信,法轮功是邪教,而马克思主义完美无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宇宙真理且能回答所有的问题,那么我要告诉你:你是陷入了另一种迷信,甚至是另一种邪教。

(本文链接:《被挟持的两种真理》2011/8


2013年5月11日星期六

中共的最高道德层次在“乖孩子阶段”,你呢?



中共国的教育体系从小就给孩子们洗脑:一边是灌输党国伟大光荣正确的爱国精神;另一边却是强调“列强亡我之心不死”的仇恨教育,使孩子们从此分不清党与国之分、过去与现在之不同,心中充满歪曲的历史观和世界观。

更甚的是,要求孩子们在未成年时期就加入少年先锋队、共产党青年团,要他们无条件效忠共产党,让他们通过告密和无条件服从来表示效忠,并以虚假的雷锋作为道德的楷模。所有这些凝固性条件,彻底摧毁了个体在道德推理能力上的建立,使他们在长大后很难在道德认知上作出提升,而永远停留在道德初中级阶段。

根据权威心理学家柯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1927-1987)的道德发展理论,道德层次是有它内在的逻辑联系的,一个人的道德认知是由低至高的发展,共有六个发展阶段。如下:
1. 服从与惩罚定向
2. 利己主义定向
3. 乖孩子定向
4. 维护权威与社会秩序定向
5. 社会契约定向
6. 普遍伦理原则(良心定向)。

简要说明如下:
第一阶段,个体关注行为的直接后果与自身的利害关系。趋善去恶并不是由于他认识到善恶,而是不想受到惩罚,惩罚越重他就认为是最恶的。另外,个体并不注意其他人的观点与自己的观点有何不同。这个阶段也称为权威主义阶段。
第二阶段,个体认为对自己有利的行为就是善的,反之就是恶的。他不会基于忠诚或内在尊重而关心别人,而只是确保其行为目的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和兴趣。第二个阶段的观点被视为道德相对主义moral relativism)。
第三阶段,个体关注其他人赞成或反对的态度,保持与周围社会角色的和谐一致。他在乎自己的看法在别人心中的反应,力求迎合外在看法以使自己得到尊重。这个阶段也叫做“乖孩子阶段。
第四阶段,个体重视规则与法律,将之绝对化为善与恶的标准,并坚守不犯法原则,如果有人确实触犯了法律,那就被认为是不道德的。善恶或者好人坏人是看他有无触犯法律或规则。这个阶段也是“遵法守纪”阶段。
第五阶段,个体能设身处地设想别人的处境以使问题得到解决。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并据此力争。认识到法律并非铁板一块的圣旨。那些不能提升总体社会福利的法律应该修改,使达到最大的福祉。为此个体可以持有超越法律或规则的观点和主张,并接受妥协和通过多数决定来达到目标。
第六阶段,个体以普世价值原则,也就是良知和正义为最高目的,个体的道德推理能力可以超越规则、法律甚至当下的政治制度,以不懈的行动全力体现他“惠泽天下”的道德目标,甚至在必要时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本阶段又称为“良知驱动阶段”。

这六期阶段,前两种并称为“前常规期”(Pre-conventional);三、四阶段并称为“常规期”(Conventional);五、六阶段并称为“后常规期”(Post-conventional)


道德的发展与个人的学识水平没有绝对相关,也就是说,高学历的人不一定具有高阶段的道德水平,反之亦然。俗语说:仗义多是屠狗辈,负心每多读书人。这话便有这个道理。今天学府里充斥着大量的伪儒和犬儒,对民间疾苦充耳不闻,甚至助纣为虐,而民间下层社会却存在着许多不畏强权、追求正义的维权人士,就充分说明了这现象。

另外,道德发展是必须按部就班、一步步往上提升,跳跃式发展是不可能的,这是因为道德发展是一种逻辑推理,必须循序渐进的缘故。必须注意的是,道德发展并不随着时间而增长,有些人终其一生都停顿在低层次阶段,如申纪兰者流;有些人却年纪轻轻就达到顶峰,如林昭(她被称为“圣女”的理由在此)

道德发展六个阶段这种现象是每个时代都有的,不是到了现代才具足。其共同点是不管哪个时代,具有高层次的人都是相对较少。不过这个现象在今天的发达国家有所改变,由于自由民主体制建立起的公民社会,达到道德五期高层次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中产阶层,他们基本上都是行动阶层。

我们以道德发展理论看中共的统治,就会发现共党的道德局限。不管是强调党性大于人性,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教育和宣传的定向都在第四层次以下,其目的不外乎要你听从、服从共党绝对化的各种理论、教条以及最高领导的观点,至于个体的自主性和独立思考例如要求平等对待少数民族的思维方式,则是大逆不道,万万不能被接受的行为。

严格说来,即便是共党本身,其组织上上下下的道德修养也没有晋升到第四阶段。因为第四阶段的人虽然迂腐,但至少还是死守规则和法律的,而共党却根本做不到遵守它自己立下的规则与法律。所以,总结的说,共党的道德境界就在第三阶段,力求与整体保持一致,不做出头鸟,也不说不,只要迎合中央上级的喜好,做“党的乖孩子就行。

这样一种反普世价值、纯粹利己的道德水平自然就导致社会正义缺失,更糟的是,造成了一个道德颠倒的社会:民间的道德水平远远高于统治阶层。执政者失去了道德的高地,除了一味采用暴力和制造恐惧,束手无策。

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都以柯氏这套理论来教育他们的子民,特别是教师,几乎没有不认识柯氏的。但在大陆,情况却相反。为什么?其理由并不只是由于它是“西方的邪说”,而是共党害怕人民道德觉醒,不利其愚民统治。但是在21世纪的信息时代,刻意隐瞒事实真相已经是不可能了,这也就意味着,共党的末日到了。

现在,你不妨问问自己:我的道德修养层次又在那一个阶段呢?

『本文链接:《“洗脑”是怎么个“洗法”?》(8/2011)』


2013年5月3日星期五

充满阴谋的“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这个词汇自毛泽东时代开始就在大陆用来形容“重表不重里”的现象,是一个充满贬义的字眼,没有人怀疑它使用上的正确性,也没人考究它的来源出处。大家以讹传讹,最后成了一个积非成是的概念。

《百度百科》的解释是:“形式主义(formalism),指在艺术、文学、与哲学上,对形式而非内容的着重。有形式主义行为的人,被称为形式主义者。”让人心生疑惑的是,百度的说法非常独断,它没有给出任何出处与根据,让人无从查证。

《维基中文百科》更糟,它竟然完全复制了百度的说法,不过,维基毕竟是科学和负责任的,它老实交代说:本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维基百科所有的内容应该可供查证。/请协助添加来自可靠来源的引用以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被提出异议而移除。

Formalism(形式主义)并不是一个贬义和充满批判性的字眼,刚好相反,它指的是命题论证在方法上的科学性和必然性。它是美国的形式逻辑进入现代发展阶段之后大量被用在学术上的一个词汇,其本义与中共的用法迥然不同。

请读者容许我在这儿引用逻辑参考书简单介绍人类进入20世纪以后的逻辑体系。现代逻辑哲学大致分为两派,一派称形式主义(formalism)又称为约定主义(conventionalism);另一派则称为直觉主义(intuitionalism)。英、美的逻辑学家,比较倾向形式主义;欧陆(特别是德国)的逻辑学家,则比较倾向于直觉主义。

大体上说,形式主义主张逻辑是经过原始定义等手续,构造成逻辑系统的公设(Axioms),由公设再透过推论的手续原则等,就可以演绎出一个逻辑系统来。由于每一个逻辑系统,仅仅由它的公设所决定,不同的系统可以有不同的公设,而公设是系统创构者所构造的,所以逻辑只是约定而成;只不过一旦约定,就有系统内部的必然性。

直觉主义并不从系统的公设方面考虑逻辑的性质,直觉主义者认为逻辑必须在理性内部找出根源。于是将逻辑分为纯理自己成文系统两部分。

成文系统是指现实上所成立的逻辑系统,例如亚里士多德的逻辑系统、罗素的真值涵蕴系统,路易士的严格涵蕴系统等等。

纯理自己则表示心灵内部的意指活动。心灵本身就是一潜在的推理结构,例如传统逻辑中所提到的思维三律: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其实就是纯理自己运作时显露的轨迹

纯理自己展现发展成为一个推理,再将此推理活动外化、凝住,就成为成文系统。所以直觉主义的逻辑观,是将纯理自己看成第一序的逻辑,而成文系统则为第二序的逻辑。

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反思这个“形式主义”在中西方不同用法的诡异现象。为什么好端端一个逻辑术语到了中共国竟然被扭曲得如此厉害?不但乖离了本义,还变成贬义?

这里面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中共国因为奉行马克思的辩证法,害怕逻辑拆穿它的种种胡说,于是就把“形式主义”这个术语从源头给彻底抹黑涂污了!谁要讲逻辑,谁就是形式主义!不是吗?连老外都说自己是形式主义者了!

这个诡计狡猾阴险透顶,经过这么一个“乾坤大挪移”,可怜的中国人从此就完全不辨是非曲直,陷入了黑白颠倒的思维泥潭里了。

『本文链接:《极权主义的“罩门”在哪里?》(8/2011)、《反逻辑的辩证法》(8/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