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1日星期六

上帝能使不可能变为可能吗?


这个题目看似宗教命题,实则是哲学命题,更准确的说,是逻辑哲学命题。如果是真正的宗教命题,那是无法用理性来探讨的,康德说得很清楚,人类的纯粹理性是有局限的,无法讨论上帝、灵魂、不朽等命题。逻辑哲学更直接认为这些都是没有对应之物的“空词”(null),是想象之物。

一事究竟是“可能”抑或“不可能”,我们一般上用得很随意,常见的错误是把概率高的事说成是“可能”;把概率低的事说成是“不可能”。逻辑哲学家对此就谨慎得多,对他们来说,“可能”就意味着事物出现了概率(probability),那怕是兆亿分之一,都是“可能”;而“不可能”则是概率为零之事物。

会出现概率的事物,就有“可能性”(possibility),反之,则无。那么什么事物是概率为零的呢?在逻辑上,只要是不矛盾的事物都有可能性,不只是理论的可能性,也包括实践的可能性,理论的可能性叫做“逻辑上可能” (也称“原则上可能”)(logically possible);实践上的可能性叫做“技术上可能”(technically possible)。前者如“时空转移”,后者如“星际移民”。

“逻辑上可能”的事物不一定能实践出来,但“技术上可能”的事物则必定是“逻辑上可能”的。可见“可能”不是指理论能建立或实践能做到,而是指该事物没有出现逻辑矛盾。什么事物是会出现逻辑矛盾呢?如:构建一个“圆形三角形”;实现“人民民主专政”。

现在让我们回到原来的命题,在上帝是全能全知的条件下,上帝能使不可能变为可能吗?这是一个有趣的命题,早在中世纪经院哲学年代,聪明的哲学家就向基督教发出了挑战,提出了后人所谓的“神的难题”。

“神的难题”有四。如下:“神能做逻辑上的矛盾工作吗?”、“神能停止全能吗?”、“神能创造另一个全能的存有(神)吗?”、“神能创造一块重得连神都搬不动的石头吗?”。不难看出,这四个命题都是“两难悖论”,神如果能,则神不全能;神如果不能,则神不是全能神;不管能不能,神都不会是全能。

“神的难题”难倒了当时和其后的神学家多达千年,一直到19世纪末叶,才被逻辑哲学家罗素所破解。罗素用集合的类型论破解了悖论形式谬误。简单的说,就是在一个集合里不能同时出现“A”与“非A”这两类相悖的集合,因为这是违反矛盾律的。一物要嘛是A,要嘛是非A, 不可能有其它,也不能兼俱。(参见拙帖《“没有底线的底线”,该如何破解这说法》(9/2011))。

这里饶有趣味的是,“神的难题”竟然是由著有《我为什么不是基督徒》且以反宗教思想著称于世的罗素所破解,这使得罗素于无形之中成了基督教最大的护教士!我们于此似乎看到了上帝的大能及其计划之神奇与幽默。

“神的难题”遭到了破解(准确的说,应该是“消解”(dissolve),也就是问题一开始就问错了),神能否变不可能为可能的命题也同样能得到解答。前面说过,只有矛盾的事物才是不可能的,而矛盾律则是逻辑的一部分,逻辑世界则是神的世界或是神的部分。据此,我们可以知道,神不会是既是“神”又是“非神”的,神不能否定祂自己,否则祂就不是神了。

圣经《马太福音》十二章里有个故事, 说耶稣赶鬼后,法利赛人说他是靠鬼王的力量所致,  耶稣听后这么回答:“ 凡国自相纷争,必至荒凉; 凡城或家自相纷争, 也难站住; 若撒但赶逐撒但, 他就自相纷争, 他的国怎能站住?” 。意思是鬼王的责任是保护小鬼, 若是加害小鬼,那就陷入矛盾, 不是鬼王了(也即是说,耶稣是靠神的力量赶鬼而不是鬼王)。这段话清楚表明了上帝的矛盾律是必须严守的. 

如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神不能变不可能为可能。也就是,神不能破坏祂自己设立的规律,包括逻辑上的矛盾律,具体表现就是,祂无法构建一个“圆形三角形”之类的事实。矛盾律作为一个支撑起外在世界的逻辑理论,是先天自明的,若逻辑世界崩溃,则一切世界无从存在,包括作为“永恒理神”的上帝。

或许有人会说,哲学上不是有所谓的“可能世界”(possible worlds)吗?既然有可能世界,则一切皆有可能。是这样吗?错了!“可能世界”作为模态逻辑语义学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莱布尼茨的说法,其后由上世纪克里普克等现代逻辑学家将之完备,可是,不管怎么发展,万变不离其宗,这里面还是有一条规则颠扑不破,那就是不能触犯矛盾律,如此,必然真理才得以在一切可能世界中都为真。

看到这里,相信读者们完完全全明白:上帝是无法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因为上帝不能否定祂自己。之所以会出现那个错误的命题,是因为人们完全误解并误用了“可能”与“不可能”的意涵。换句话说,“可能”与“不可能”是上帝创造出来的规律或者是上帝自身,上帝必须遵守祂自己的游戏规则,否则,上帝与宇宙无复存在。

『本文链接:《非此即彼是正确的逻辑思维》、《“没有底线的底线”,该如何破解这说法?》』